论文和专利数量不等于科技竞争力

   2020-09-10 IP属地 广西0

近年来,我们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发展仍不平衡,能够支撑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力的科研成果还比较少。”在今天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直言不讳。

他是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评价我国入选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全球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6000件,但国际科技竞争力却不强”的问题时,作以上表述的。

徐冠华认为,我国科技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技术导向的成果多,市场导向的成果少。我国研发的有些技术,虽然技术指标很先进,但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工业化成本往往很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另外,模仿跟踪的成果多,原始创新的成果少。“我们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发明专利,但核心专利少。这样就不能突破国外的专利和技术壁垒,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第三,科技界还存在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我国科技界积累本来就少,部分人缺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工作,而是过分追求论文和专利数量,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徐冠华提出应从三方面着手解决。“要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因为“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和技术优势”。

此外,他认为只有破除利益格局障碍,实施科技评价和奖励体制改革,解决好科技活动的指挥棒问题,才能克服学术界的浮躁现象,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取得原创性的突破。

最后,他提出要打开门来做科研,形成相互合作、交叉融合的氛围,倡导学术平等,鼓励创新的思想,使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形成出创新成果、出优秀人才的良好局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4239445号-6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