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这是属于自然进化的法则,也正是因为这种法则的存在,伴随着灭绝与诞生,生物在漫长的历史中得到了进化。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一类生物独自保留了下来,我们将它们称之为“活化石”。
事实上“活化石”并非一种科学术语,本身其实是一种对原生生物界中现存的一些古老生物种类的统称。而这类生物的特点便是很好的保留了原始的特性。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仅有利于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还可以衍生到气象学、地质学、历史、考古学等其他领域,而这也是“活化石”在科研这个大环境下受到学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定义活化石的一个标准就是生物与该生物的化石需要同时存在,与此同时,通过研究化石和生物本身,也往往能够带来一些新的发现。而就在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博士及相关海外学者通过合作,在在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村的侏罗纪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1.6亿年前的穗花杉化石植物,并将相关的结果发表在了《国家科学评论》杂志上,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小编了解到,此次发现及后续研究不但为研究烟花生物学中的物种演化迟滞有重要科学价值,更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气候变化的情况,为研究古气候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帮助。
不夸张的来说,只要提到了科研,就很难摆脱科学仪器这个关联词。无论是研究“活化石”本身,还是研究挖掘出来的生物化石,科学仪器总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观测不到的信息。就拿化石研究前期的“观察”工作为例吧,想要判断化石的“身份”首先需要了解到化石的特点,这时候就需要无损扫描仪器和显微镜类仪器的帮助了。
一方面我们研究化石要尽可能建立在不破坏化石的前提下,这时候X射线断层无损扫描成像仪等无损扫描仪器就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加上化石本身会隐藏生物生前的一些特点,因此观察的过程需要用到显微镜。而事实上,这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职能的不同。
而除了化石外,生物本身的研究同样很重要。客观的来说,化石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终归是存在残缺的,但是现存生物样本确是可以得到尽可能完整的信息的。借助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可以对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与生物学特质进行了解,并且将了解到的数据与化石中的信息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从古今异同的角度,对生物的演化以及古今环境差异等作出一定的猜想。
总而言之,活化石的研究是一个渗透到多种科学领域的课题,而无论在哪个课题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大有作为的科研仪器。
我国热电堆红外传感器芯片团体标准顺利过审
0评论2020-08-113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布 7家仪器公司上榜
《财富》APP于北京时间2020年8月10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
0评论2020-08-111
上海硅酸盐所新型高功率储能电极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是储能原理不同、各有特点的两类代表性储能器件。锂电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0评论2020-08-111
2020年中国纸浆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木浆消费进口依赖性强
1、中国纸浆产量波动下滑纸浆是造纸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根据中国造纸协会发布的《中国造纸工业2019年度报告》,2010-2019年
0评论2020-08-111

- 2020年中国化学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智能电网将成为潜在发展方向
0评论2020-08-11

- 2020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逐步智能化、虚拟化发展
0评论2020-08-11